这部“大胆”的电影,因为洪金宝的“大胆”,成功了

这部“大胆”的电影因为洪金宝的“大胆”成功了

这部“大胆”的电影,因为洪金宝的“大胆”,成功了

1987年,嘉禾老板邹文怀办公室。

邹文怀、洪金宝、张之亮。

洪金宝和张之亮企图说服邹文怀同意拍摄《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邹文怀一直不同意。

邹文怀:你俩都是聪明人,为何一定要执意拍这部电影?过审不用考虑了?票房不用考虑了?台湾市场不用考虑了?

洪金宝:我觉得我们应该拍!第一、剧本好;第二、我认为“细蚊(张之亮昵称)”做得到;第三、我自己参与,并且会搞定台湾市场。

这个真实的场景,2013年3月25日,洪金宝在香港电影资料馆接受著名香港电影专家蒲锋采访时,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过:这是一部“大胆”的电影,当时香港没一家公司敢拍,我接手了!

洪金宝说这话,毫不夸张:

第一、张之亮彼时是个新人导演,在此之前从未拍过电影;

第二、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根据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的自传改编而成,写尽其一生,拍摄难度大;

第三、题材太过“大胆”、敏感,拍好了能否上映都是问题,更别奢求票房了;

第四、张之亮在找洪金宝之前,几乎找了香港所有的影视公司——没一家公司敢拍,说明同行也不看好这部电影;

第五、当时的嘉禾正和新艺城battle,整个嘉禾都在拍灵幻恐怖片《僵尸先生》系列,拍这部电影势必要“浪费”很多资金和时间、精力。

洪金宝对这部电影不可谓不用心,除了主演莫少聪、温碧霞是导演张之亮敲定,配角刘德华是他自己来帮忙(刘德华和张之亮是无线艺员培训班的同学)之外,洪金宝自己在担纲动作指导并出演的同时,更是带着《僵尸先生》原班人马参与:林正英、午马、王小凤、陈友、田俊......

洪金宝说到做到,1987年10月24日,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率先在台湾地区上映。凭借这部电影,张之亮在获得了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奖”提名的同时,更是在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和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大放异彩。

这部“大胆”的电影,因为洪金宝的“大胆”,成功了!

了解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之后,下面扒姐来聊一聊个人的观影体验。

这是一部关于小人物自传式的电影,但是却非常动人心魄。

就叙事方面来说,张之亮采用的是“线性叙事”手法,按部就班地按照时间讲故事。这样做的好处是,非常容易提起观众的兴趣——你看开头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猜不到结局,同时他也非常好做悬念,是为大多数新人导演的拍摄手法。

影片开始,来喜(莫少聪 饰)因为看见同村太监衣锦还乡,心神往之。为了让自己的父亲(林正英 饰)吃上鸡屁股,他决定阉割自己,也去做一名太监。

来喜此举或许现在的我们很难理解,但是放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动荡时代,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父亲最大的愿望是顿顿吃鸡屁股,他掐一朵菜花都要跟小伙伴分着吃,当太监是同村很多人改变命运的选择,就好像一束光,身处黑暗的来喜渴望抓住他。

更重要的是,彼时的来喜只是一个孩子,没有钱、没有背景、没有文化,拿身上的“一块肉”去换锦衣玉食,似乎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这种因为贫穷、愚昧造成的狭隘,是其悲剧一生的根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命运却跟来喜开了一个玩笑。

来喜用自己的“宝贝”去换名利,结果名利却成了镜花水月——他刚阉割,清朝就灭亡了!

可是当这个现实赤裸裸地摆在来喜面前时,他并没有醒悟,更没有回心转意,他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入宫伺候他心目中的“真命天子”。

当来喜为被众人嘲笑所苦恼时,戏班的班主(洪金宝 饰)告诉他:做太监跟唱戏并无区别,不管做什么都要堂堂正正、有骨气!

这样的来喜尽管可悲,但却并不可笑,更不可恨。因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很多中国底层人民的精神状态,他们或许贫穷、或许愚昧、或许固步自封,但是他们真诚、他们善良、他们对美好生活一直满怀希望。

来喜虽然是一个太监,但是他也渴望着自己的爱情。

与招弟(温碧霞 饰)相识相恋之后,他能力所能及地给她所有温暖,但是给不了她性。在她怀上别人的孩子以后,他体会到了痛苦。这痛苦就像末代皇帝没有了太监服侍、招弟没有了性、父亲没能吃上鸡屁股一样——大家都在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这种痛苦是时代造就的,选择本无对错,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任何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却也是苍白无力的。

但是即便如此,时代之下的每一个人,他们都用着自己的方式,对这片热土热爱着,对这个国家奉献着。

当来喜的“宝贝”被军犬吃掉以后,他才算彻底醒悟:原来自己梦寐以求、沉迷其中的时代,已经彻底翻篇了!

就好像“宝贝堂”里悬挂的那些太监们的“宝贝”一样:那只是时代留给他们的念想,不管有多么不舍,也不管仪式如何隆重,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电影的结尾,当来喜敞开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时,其实他身体上的那个缺陷在人性和人心上已经弥补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有些伤疤成为了勋章!

电影中来喜的“喜”和屏幕前你我的“悲”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一曲小人物的悲伤赞歌。

但我们并不能以一种娱乐、猎奇的方式去看这部电影,以“完整”去俯视“缺陷”,本身就是一种缺陷!

在时代面前,个人竭尽全力而无法改变时,“缺陷”和“完整”毫无分别。

就好比你我曾笃信一份“铁饭碗”能捧一辈子一样,到头来还是还是无可奈何地看着“铁饭碗”被时代所抛弃。

当我们的精神被阉割,谁又不能说自己不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呢?

34年前,没人敢碰的题材,洪金宝大胆尝试,创造了港片史上的经典

上世纪70年代,洪金宝身兼制片、导演、演员、武术指导等于一身,演艺生涯迎来了巅峰。

他带领着人才济济的洪家班,成为了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

《五福星》系列、《僵尸先生》系列、《皇家师姐》系列、《富贵列车》......

几乎每一年最卖座的港片中,都与洪金宝有关。

然而,洪金宝并不满足于现状,一心想要为香港电影开拓新的类型。

于是在1987年,洪家班全体出动,斥巨资拍摄了这部战争片—— 《东方秃鹰》 

影片上映后,斩获了2160万港币,位列年度票房榜的第10位。

光从票房上来看,这样的成绩对于一般的电影来说,已经算是非常成功。

然而,对于洪金宝却是一次比较大的 失败 

但是不可否认,《东方秃鹰》是洪金宝的一部野心之作,同时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1.克服重重困难,为后世创作提供了典范

1987年,洪金宝怀揣雄心壮志,大胆尝试拍摄了这部战争电影《东方秃鹰》。

要知道,战争片在香港电影里,一直都是稀缺的题材。

一方面,不好取材,特别是在“快餐”的年代,属于吃力不讨好的类型 ;

另一方面,拍摄难度大,宏大的场面很少有导演能够驾驭。

更何况,以当时洪金宝的影响力,随便写个动作喜剧的剧本,再拉来一群明星,一起拍个电影绝对能票房大卖。

但是,他偏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还下了血本,远赴国外拍摄,最终才成就这部经典。

这背后,无疑是老一辈的香港电影人,为开拓新类型的尝试和努力。

当年的《鬼打鬼》亦是如此,只可惜《东方秃鹰》没有获得如《鬼打鬼》般的成功。

但是影片的诞生,引领了一股小潮流,在此之后,吴宇森和徐克也相继拍了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喋血街头》和《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

不过,在票房上同样差强人意。

仔细想来,《东方秃鹰》的票房失败,也无法埋没精彩的故事。

2.以真实的 历史 背景作为题材

故事发生在1976年,美国战败后,需要毁掉在当地留下的军火。

但是他们不敢光明正大的出手,所以便找来了一帮穷凶极恶之徒。

而上级将此次任务,交由林正英与黄锦燊来负责。

为了让这群人乖乖听话,军方以居留权和每人二十万美元作酬劳,让他们为自己卖命。

此次行动的代号—— “东方秃鹰” ,正是电影名字的由来。

但是没想到,一场空难事故,黄锦燊带领的精英部队出师未捷身先死,只剩下了林正英率领的杂牌军。

等杂牌军到达目标地点,接应他们的是三位女孩,是当地的游击队。

然而,任务才刚开始,杂牌军的队员一个接着一个领了饭盒。

这时,活下来的人才清醒过来,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任务,而是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

无奈,事已至此,任务还得继续,只好硬着头皮上。

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一个关键的人物——杨龙。

主要他非常熟悉当地的地形,执行任务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当众人找到杨龙后,不小心暴露了行踪。

于是为了逃命,林正英带着队员们被迫躲进了森林里。

接下来,就是一场精彩的丛林追逐战。

随着剧情的深入,众人发现队伍中有内奸,就是三姐妹中的一人。

与此同时,大反派也终于登场——元华和周比利。

双方经过了一场大战,最终只有洪金宝、元彪和楼南光三人活了下来。

故事也就到此结束.....

3.影片没有成功,绝不仅仅因为电影市场

在我看来,《东方秃鹰》开拓香港电影新边疆的失败,其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当年,影片于暑期档上映,自然拼不过一些合家欢的电影。

虽然中间穿插了不少笑料,但整体的基调却是悲壮的,这样的故事很难被当时的观众所接受。

而且《东方秃鹰》的定位也不清晰,主打的还是动作,剧情方面有待打磨。

其实,洪金宝这次尝试,既想呈现宏大的战争场面,又想迎合观众的喜好。

这样一来,避免不了会顾此失彼。

4.洪金宝演艺生涯的转折点

虽然在此之前,洪金宝带领着洪家班,拍摄了《鬼打鬼》、《五福星》、《僵尸先生》等多部经典。

但是,伴随着成龙的成长,以及周星驰的崛起,洪金宝的演艺生涯开始走下坡路。

不过,洪金宝的事业陷入低谷,但他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在《东方秃鹰》后,洪金宝依然在摸索和创新,自编自导了很多电影。

他为每个人定造最能发挥的戏份,为香港影坛挖掘了不少人才。

光是从洪家班出去的,就有不少观众熟知的演员,比如说:

陈龙、曾志伟、林正英、元奎、邹兆龙、钱嘉乐、午马、狄威.....

虽说洪金宝这次冒险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东方秃鹰》早已成为影迷心中难以再造的经典。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这部经典没有大火,才会导致很少有人敢去尝试新的题材。

这可能就是香港电影没落的一个原因!


39年前洪金宝一个大胆尝试,开启港片一个时代,他为港剧做出了什么贡献?

洪金宝是娱乐圈的一个元老级别人物,即便是成龙大哥在洪金宝面前也要给几分面子。他1961年就以童星的身份进入演艺圈,从跑龙套开始,做到主角,最后成为导演,更是成立自己的电影班底洪家班,捧红了无数的艺人。在娱乐圈59年的时间,他见证了香港电影的兴衰,同时也为香港电影的繁荣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1961年的那段时间,正是香港电影开始起步的时候,那时候很流行武打片,洪金宝出道之后,也是以拍武打片为主,不管之前在邵氏公司还是嘉禾电影公司,洪金宝主演的都是以古装和民国戏为主,没有任何一部现代动作片,当然那时候,整个香港的武打片都是古装和民国戏。


1981年的时候,陈勋奇决定自己拍电影,为此还成立了永佳电影公司,当时洪金宝和陈勋奇两人关系很好,为了帮助好兄弟,洪金宝决定亲自为陈勋奇执导了永佳电影公司的首部电影《提防小手》,这部电影虽然也是动作片,可是和以往的所有动作片都不一样。

《提防小手》是一部现代动作片,这在香港电影行业上是属于首次出现,同时也标志了现代动作片的开端。另外电影里面添加了很多时尚元素还有喜剧幽默元素,动作和道具也有很多都是与时俱进的,例如飞车特技,这些在当时都是很有新意的。当初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最终获得了1181万港元票房,而洪金宝也凭借着这部电影获得了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


《提防小手》的成功,让很多香港动作片的制作人看到了武打动作片发展的新方向,于是纷纷仿效,让香港电影正式进入一个时装动作喜剧的时代,之后成龙于是以这种类型电影为主,甚至还将其推出国际,让中国的武打片发扬光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相关信息感兴趣: